Previous
湖北 2024年12月6日~7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指导、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施工图审查分会主办、北京市施工图审查协会承办、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施工图审查分会协办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结构专业研讨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全国房屋建筑领域勘察设计技术人员、施工图审查从业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武汉勘察设计协会技术咨询服务部委派结构专业图审专家李远善同志参会。
12月6日全天的研讨会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施工图审查分会副会长陆明主持。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施工图审查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施工图审查协会会长刘宗宝出席会议并作“对全国施工图审查制度实施及改革情况的思考”的开场发言。
刘会长讲述了国际国内施工图审查的历史和现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工程事故多发,特别是1999年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造成40人死亡(其中包括18名武警战士)的惨痛事故,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把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当时建设部经过充分的国内外调研、试点和总结后,于2000年正式实施施工图审查制度。北京市于2001年成立施工图审查平台,2000年武汉勘察设计协会技术咨询服务部正式成立,是全国最早跟进的施工图审查专业机构。二十多年来,我部坚持“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众安全”,在工程建设领域作出了很大贡献。刘会长最后也对目前的施工图审查制度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完善的深度思考想法。
在随后的会议交流研讨环节,京审协技术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审专家、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设安泰(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徐斌针对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的常见问题及审查要点进行了专题讲座。
徐斌首先进行了图审政策回顾,提出“只指问题,不做决定!”的审查原则,免除“别人做决定,我担责任!”的设计顾虑,坚守“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建设程序,杜绝“三边(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工程”,明确施工图审查的主要内容为“(一)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二)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三)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四)是否损害公众利益。”,结构施工图审查必须具备合格的地勘报告、完整的结构计算书和施工图,指出对中、小工程“不细读地勘报告、不审查结构计算书”的弊病和危害。
针对结构施工图审查环节,徐斌重点对“总说明及结构设计基本规定、结构计算分析、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结构加固与改造”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要把握好规范标准里的“严禁、应、宜”等用词的理解和执行尺度,对违反国家相关政策、强制性条款等要勇于说“不”,当然也要注意提出的方式方法,树立“对事不对人”的宗旨。
会后,大家开展座谈,分享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我部专家李远善与徐斌就“人工智能和三维BIM审查在全国的运用情况”展开了交流,并就具体审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进行了咨询和探讨。
12月7日上午,参会人员到“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学科融合中心改建工程”现场观摩交流。本工程为原有建筑贴临市政道路而建,距离道路边线仅2米左右,若采用拆除后新建方式,临街建筑需满足退道路红线8米的距离要求,没有足够空间新建同等规模的建筑,因此只能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改建。
该房屋安全性鉴定结果为Csu级,但勤工楼原设计标准为89规范,为B类建筑,博雅楼原设计标准为78规范,为A类建筑,综合评定房屋主体结构抗震承载力性能现状不满足重点设防类(乙类)、B类及A类建筑、7度抗震设防的要求。经了解,本建筑在08年汶川地震与13年芦山地震之后并未出现主体结构的损坏,未进行过加固处理。本工程为学校建筑,按照国务院令第744号《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已经建成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时,应当经充分论证后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因此本工程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加固。
通过本次研讨会,提高了技术水平,统一了行业认识,拓展了工程视野,对指导今后的施工图审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实操意义。
本文摄影提供:李远善